校友专栏

观我旧往,许我春朝——2018届学前教育大专班 罗盛悦
发布时间:2025-07-06    信息来源:幼儿保育专业    作者:罗盛悦     浏览次数:53

姓名:罗盛悦

高中毕业班级:2018届学前教育大专班

高中班主任:张莎丽

初中毕业学校:棠湖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

中考分数:515

转录考试分数:582

专科院校:成都师范学院

本科院校:成都师范学院

研究生院校:西华师范大学

座右铭:尽力而为,尽兴而归。

印象中的中和职中:这里有最严格的管理,也有规则下最舒适、最惬意的自由生长空间

图片1.png



【同样的选择,孕育期待】

行李箱滚轮与柏油路摩擦的声响,是中考未能取得理想成绩的倔强,也是十五岁那个夏天最清脆的序章。

2015年仲夏,有这样一群女孩,汇聚到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学前教育专业(现幼儿保育专业)大专班。大家会在中和职中学习为期三年的中职课程,然后转入成都师范学院继续两年大专课程,毕业后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全日制大专学历。彼时,大家都认为没有考上普高,大学就遥不可及,而我们一致选择了中和职中大专班,就是为顺利进入大学保驾护航。

图片2.png



于是,做了同样坚定选择的50个女孩组成了这幅青春的拼图,在老校区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学习和生活。

图片3.png


高一和高二,清一色的倩影活跃在校园的角角落落。我们在二教学区的教室里认真学习专业理论与文化,在雏鹰广场的琴房中苦练“指尖生花”,在食堂三楼的搭建的形体房里“哭

天喊地”,也在隔壁声乐教室“叽叽喳喳”;对了,我们还会在最靠近校门的二层小楼上作画,更无数次让靓丽身影,闪耀在阶梯教室零零星星的几颗聚光灯下……是的,虽然职中老校区的硬件设施环与现在气派大方的新校区无法比拟,但那座院子呵护了我们的碧玉年华,也酝酿出最温情的青春诗话。


图片4.png


如上所述,我们的课程设置除了文化科目,还包含钢琴、舞蹈、美术、声乐以及专业方向的相关理论。这些课程为我们下一步进入大专院校深造打下坚实基础,还为一部分以幼儿园工作为就业目标的同学提供了技能保障。

图片6.png

选择步入职业教育道路学习,包括我在内的同学,多少都遭受过质疑。班上同学不乏成绩过了当年中考普高线(那年分数线520分)但依然选择职高的。我们中的大部分在初中阶段都是游离在普高线上下的一群“中游生”。故事讲到这里,也许大家会替我们感到惋惜,惋惜我们在考试前没有为“冲刺”再努把力气。但事实是我们进入中和职中后没有懈怠,相较于普高的“极致”要求,职中文化课正好处在我们的“舒适区”。不费劲、不痛苦,但有目标、有规划的学习,更加适合我们。



比起单调的普高课程,我们的课程可谓真正丰富多彩。一切的一切,就像学校秉持的育人理念和老师们持续的嘱托所传达的一样:在这所管理严格的学校,只要跟上老师的要求,努力学习,即便难,也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路怎么走,全看自己怎么努力。



【同样的经历,酿造精彩】

高中三年,我们并没有选择“温水煮青蛙”式的生活,而是成为了早读时被巡课领导夸赞认真的班级、专业课上以积极活跃给老师留下“都是乖孩子”印象的班级、体育竞技中“巾帼不让须眉”的班级、文化课堂里“妙语连珠”的班级……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轻看自己,不管周围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始终秉持的求学态度正是我们三年如一日的口号:“尚学知礼、自强不息;学前大专、非同一般!”

高中三年,我们留下了很多耀眼的成绩,不仅各科成绩稳定优秀,在众多比赛中拔得头筹,还在老师们的口口相传间留下了最好的印象。我们曾代表学校参加高新区“十佳班级”评选,荣获佳绩。也曾带着李倩倩老师编排的舞蹈《Lalaland》,走上了成都师范学院的展演舞台上大放异彩。

时至今日,每每翻阅高中三年相关的内容,还是会感动。学校真的把我们“照顾得很好”。丰富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Highlight”。完备的平台,不仅提升综合素养,还能广结来自不同专业的志同道合之友。多元的社团,让大家的兴趣都有的放矢。去年在校友会返校时,我看见“南菁”商业街上学生自主经营的各类创业商铺,心中也会兀自念叨:让我再回去读两年吧!



【这样一群人,甚是可爱】

所有卷帙浩繁的世界,皆有良师开卷;一段青青葱葱的岁月,定有益友相伴。班主任张莎丽老师,就是我们的首席“良师益友”,也是我们班说一不二的“大boss”。她的琴法课我们自然是丝毫不怠,但印象最深的,是她还十分强调我们的文化科目学习的必要性。她总是一边肯定我们的成绩,不吝夸赞;一遍又时时提醒我们,未来专科毕业可能会面对完全不同的就业市场,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最重要的。三年间,我们爱她也敬畏她。为她准备生日惊喜是我们三年唯一瞒着“老张”的事,从校门口到班门口,每一朵鲜花和每一个人,都是我们对张老师最饱满最真挚的情感。在毕业时分,回忆起在三年间与张老师度过的点点滴滴,大家都红了眼眶。


除了班主任,这里还有很多老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语文学科的李昂老师,在高一的第一堂课就告诉我们:“李老师在学校太多太普通,大家可以叫我昂老师。”于是“昂老师”这个称呼我们一直叫到了现在。从高一时酝酿对文字“虔诚”的态度,到高二时以书本为引广拓视野,再到高三时舒适、默契、有温度的课堂;他引我们去过刘姥姥的大观园,战乱无序的摩加迪沙,用文字串联起南京这座六朝古都的爱恨荣辱……临毕业之际,昂老师给全班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本专属毕业纪念册,当中有大家手绘的封面,有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三年的总结,还有对未来的期许和一千天时间吟成的诗。


当然,还有“永远在路上”的英语老师罗月利,已是两位可爱宝宝妈妈的数学老师唐友华,充满艺术魅力的美术老师戢佳,“恩威并施”的“丹姐”,笑声爽朗的“老许”,崇拜对象——舞蹈老师李倩倩。健康达人——体育老师李勇,魔术大师——第二任数学老师黄宇等等。由衷感谢您们,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堂别出心裁的好课,和课堂内外的亦师亦友,三载相伴。

图片21.png


【不同的道路,皆通未来】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现在距我们初入中和职中已近十年。十年间,我们班按照最初一致的选择,进入成都师范学院专科学习。专科毕业后,大部分同学带着扎实的专业基础投身幼儿园一线工作并创造了诸多佳绩。我与另外7位昔日同窗继续升入成师本科阶段学习,在继续深造的同时,也多用两年“象牙塔”里的时间,找准了人生的新方向。


我在本科毕业后就参加了研究生考试,第一年以2分之差无缘一志愿学校,志愿调剂也难寻好去处。于是我在次年7月又一次扎进考研大军,终以初试第一、综合第二的成绩考入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回望来时路,我仍然认为考研之路十分痛苦,但如同我的同窗们在专科或本科毕业后进入一线工作一样,这只是我个人在彼时的一种选择,不分好坏。


于我而言,考研备考的那两年或许就是我人生中黎明前的至暗,在这段静静沉默的时间里,我常会怀念无比欢愉的三年高中生活。能无比坚定的两赴考研“战场”,源动力正是初入职中时就收到的来自母校的鼓励:“来到中和职中,不代表你已经自我否定、自我放弃;而是你勇敢地选择以另一种方式实现心中永不褪色理想。”三年中的点点滴滴,都于无形之中重塑了我们的自信;带着这些积蓄已久的力量,在升学后的课堂、在求职时的考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都能勇敢的做出属于自己的坚定的选择。


【似水的年华,莫要留白】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现在十五、六岁的年纪,恰如当时的我们,青涩不已。作为学姐,我向在这里给你们分享一些话。

首先,对于现在得你们而言,当务之急就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好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早早改变“自我放松”的思想,请弟弟妹妹们一定好好面对在校的所有课程。

其次,学习不仅是提高学历,在人云亦云的时候依旧看重自己的学习是锻炼强大内核的关键!请你们一定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职中多多丰富自己的活动与工作经历,进入大学后也将这股势头保持下去,参加技能竞赛、投身学生部门工作,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与社交能力,拓展兴趣并练就一技之长!

诚挚祝愿母校的老师们工作顺利,生活愉快!学子们学业有成,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