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9]
2018年8月26日至28日,中和职业中学举行了新学期全校教职工系列培训会。8月26日上午黄宗良校长做了《新学期学校工作计划》的报告,黄校长对新学期工作进行详细安排,明确了我校进入新校区之后的改革路径,指明新学期学校的发展新方向,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下午工会主席王洪刚向全校教职工解读了具有中和职中特色的《中和职业中学教职工基本行为规范》,《规范》明确教职工在校园形象、教学行为、办公室管理、车辆管理、就餐、如厕等方面的要求,激励全校教职工转换思想,规范言行,努力适应新时期新学校的发展。
8月27日上午成都师范学院杨东教授应邀为全校教职工做了《陶行知思想办职业教育》的专题讲座,杨教授带领大家进一步认识了陶行知教育思想,提出用生活教育、创业教育等思想办职校;用教学做合一思想当老师;用自治思想实施德育等建议,使大家获益匪浅。
下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王红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守护精神,养育灵魂,立己立人》的精彩讲座,王教授以她32年对教师职业生涯的感悟和对王春雷等学生成长关注的故事,激励大家帮助学生拥有更完整的人格和面对世界的能力,既为“经师”,更努力成为“人师”。
8月28日各系部主任及教研组组长向全校教职工分享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明确了本学期的工作重点,为开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通过培训,全体教职工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潜心修行,努力付出,为学校“第三次”跨越式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8.08.28]
(中和职业中学校团委讯)2018年8月26日傍晚,由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主办,校团委承办的“新校新风展宏图·继往开来谱新篇”主题迎新晚会在体育场隆重举行。
本台晚会是乔迁新校之后的首次文艺汇演,旨在丰富入学教育训练期间的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学校社团活动的丰富多样,加深新生对学校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当晚的节目不仅展现了我校学生的多才多艺和教官们勇猛果敢、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兴趣爱好的高度关注和充分培养;吉他、非洲鼓、尤克里里和琵琶古筝交相辉映、琴瑟相谐;新闻中心的诗朗诵饱含深情,颂扬专属于中和职业中学的诗篇;川剧变脸社的表演,是传承发扬四川特色文化的缩影;情景剧社的小品寓教育于幽默,用捧腹大笑的方式唤醒深思;手语舞社的表演《刚好遇见你》《最美的期待》更将整场晚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晚8时许,整台迎新晚会圆满结束。
《奔跑》
民舞《百花争艳》
琵琶社《沧海一声笑》
群英荟萃润天府
诗朗诵《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教官擒敌拳展示
现场“星光熠熠”
迎新晚会圆满结束
[2018.07.03]
为进一步加强和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7月3日上午9:30,应学校邀请,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朱宁老师来到我校,在新落成的第一会议室为全校教职工作了题为《资源搜索与信息化技巧》的专题讲座。之前朱宁老师已到学校针对这次培训做了调研,他的讲座包括两个方面:(一)计算机使用小技巧——Adobe Acrobat(PDF专业版)、资料截取、AI人工智能同声传译、桌面网页广告截屏、二维码分享与生成、手机同屏演示);(二)资源搜索——文件搜索、本地搜索、文献搜索、视频下载、微信搜索、资源合集。朱宁老师的讲座贴近教师们的心声,他所讲的很多问题正是想做又不知如何做的。比如怎样去下载想要的视频?怎样下载想要的资料?……实用、方便、快捷,真的没想到啊,竟然可以怎么办就行了!朱宁老师的讲座赢得了大家的啧啧称奇和掌声!
[2018.06.29]
6月29日上午9:30,在四川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蔡存明、民教处调研员冯琳、成都市教育局高职处处长万斌陪同下,由教育部组织到四川省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开展“9+3”和青海中职班工作调研的7名成员:他扎西(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原青海省教育厅副厅长)、马佳(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教育协作研究室副处长)、张承洪(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干部)、张学敏(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蒋立松(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教师/副教授)、兰正彦(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讲师/博士后)、赖昀(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来到了我校。
在黄宗良校长引领下,调研组一行视察了刚投入使用的新校区,随后学校“9+3”和青海中职班工作负责人、德育处主任郭小华就我校民族工作开展情况作了汇报,提出了对民族教育工作的困惑和建议,与会领导同到场的“9+3”和青海中职班学生、驻校老师、管理老师进行交流、座谈。调研组一行对四川省、成都市以及高新区对“9+3”和青海中职班的工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对学校在民族工作中的辛勤付出和取得的成绩表示感谢和祝贺!
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原青海省教育厅副厅长他扎西
调研我校“9+3”和青海中职班工作
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蔡存明调研我校民族学生工作
教育厅民教处冯琳介绍与会领导
郭小华做“9+3”和青海中职班工作汇报